今天是二度造訪 Mt Albert 區的 Alberton 古蹟


繼上回因古蹟外借拍攝電影後


(詳情請見上回遊記:


http://tw.myblog.yahoo.com/sabrina0526/article?mid=3437&prev=3524&next=3377&l=f&fid=43 )


小的本該在10月重遊


但整個10月都被病魔纏身,只得作罷


現在身體狀況逐漸好轉


所以決定再度快樂出遊了


 


 


今早本預計到Devonport看Sculpture On Shore 的展覽


但因天侯不佳,所以臨時決定坐火車到Mt Albert看古蹟


古蹟是室內的,即使下雨也影響不大


坐火車到Mt Albert後,走路走了10多分鐘就到Alberton大宅了




 


這次終於沒有那些白布棚架了~真感動



 


 


包含閣樓


Alberton是一個三層樓的大建物


在那個年代已經是Mansion等級了!





 


一旁的花園



 


 


其實我早到了,9點半就到


到入口處看到古蹟開放時間是10點30分


 



 


不過我很幸運


今天剛好遇到他們開會


所以櫃枱小姐和經理這時都已經在屋內了


小姐也非常客氣讓我先進去參觀,並為我簡介大宅的歷史後


就留下我一人隨意參觀了


 


 


玄關就是reception


彩繪玻璃色彩繽紛



 


 


裡面有賣紀念品和一些小東西





 


玄關燈飾






 


好大的置物架




 


大門上敲門用的~



 


門鈴




 


 


從玄關進去


牆面兩旁掛了許多相片


小姐開始為我解說


 


下方是Taylor family的合照




 


 


大宅的屋主Allen Kerr Taylor


因為父親在印度當官


他1832年出生在印度


8歲時,就被父親送回蘇格蘭接受英式教育


他16時,隨著兩個哥哥一同到紐西蘭開拓


用父親給他的錢,他在奧克蘭Mt Albert區買了300英畝的地


命名為Alberton


他也陸續在附近買了些地產


但後來因為美國加州淘金熱


他居然也毅然決然在18歲時去到加州淘了2年的金


但因無功故在20歲(1852)時重返紐西蘭


真是瘋狂的冒險家!!



回紐西蘭後他繼續買地


並成為地方議會議員


他在1860年,28歲時,為了找合適的妻子,重返英國


他和一名出身名望的23歲女孩Martha訂婚後,在1862年結婚


夫妻隨後在當年11月返回紐西蘭定居


 


不過Martha健康狀況不佳,1863年就不幸過世


兩個孩子也不幸夭折


 


於是Taylor先生在1865年時


在紐西蘭當地再娶一名17歲的英國少女Sophia Louisa Davis


(Sophia的父母是在1842年來到紐西蘭的)


她生了10個孩子,6女4男


但其中2個女孩沒能長大成人便過世了


剩下4女中,其中只有1個女兒結婚


剩下3位就留在大宅照顧母親並持家


 


下方是Alberton大宅的歷史照片







 


本來占地十分廣大,如下圖紅線處


但後來老主人過世後,留下不小的債務


傭佣都辭退只留1人,


許多土地都賣掉了




 


以前大宅的老照片,花園好大一個!!








 


 


大宅19世紀舊照




 


 


家族男丁相片介紹,老主人和 4 個兒子





 



 


 


咱們先來看看房子外觀


陽台迴廊,工作人員就是在這開會喝茶~也太悠閒了吧




 


 





 



 







 






 






 


 


花園







 


 


 


廁所在戶外這一間






 


大宅所在處地勢較高


花園可遠眺四周







 


 


買了本導覽手冊


人家專業的照得真漂亮 




 


聽說屋上的三個塔形設計靈度來自印度


(圖中兩個北面花園,第三個塔形屋頂在reception入口的正上方)


 



 


 


 


還有明信片2張




 


 


小姐很得意的介紹下面是Alberton 的新 logo


問我說漂不漂亮~~


還挺有質感的啦^^





 


 


 


 


 


 


大宅除了reception的入口


還有另一個北面的出入口是通往花園噴水池
 



 




 


 


門的設計很特別


下面是左右兩扇小門,可以防止動物進來


上方則是一個可以拉下來的大玻璃窗


可開著讓微風吹進屋內


 




 


 


從外向內看是長得如下圖示


全紐西蘭只有這間房子有如此半門半窗的設計喔!!


這樣的設計靈感是來自印度


跟老主人早年在印度居住的經驗有關~



 


 


北面出入口門內側擺飾










 


接下來


咱們就進到屋內參觀房間吧!


Alberton大宅有一點特出之處


不同於Highwic大宅屋內擺設多是地方人士捐賺


Alberton屋內的擺設幾乎都是原先屋子留下來的


 



 


因為小姐說沒有平面介紹圖


沒辦法放上來提供大家看


依小姐說法,每層樓各有5個房間,再加上閣樓3個房間


 


咱們就一樓一樓介紹起吧


首先是Ground Floor (台灣的1F )


 


 


The Dining Room


進到這房間


第一個引起我注意的居然是.......


它的壁紙!!



 


花紋特別,而紅色是維多利亞風格中Dining Room很受歡迎的顏色


壁紙的歷史可追溯到1880年代




 


 


 


Dining Room的壁爐上(fireplace)也小有文章


 




 


鏡面上方的小圓木,有刻著老主人Allen Kerr Taylor的名字縮寫


讓我想到日本家徽的FJU~




 





 


 


 


 


The Drawing Room


 


Drawing Room的屋內擺設幾乎和1974交付古蹟信託時一樣


沒有太大的變動


所以裡面的東西很多是1860年代就已經在囉~


 


房間色調是溫馨的粉紅色






 


 


這個白色壁爐的材質


是真的白色大理石,自義大利進口的


壁爐旁的粉色門可通往花園的北面出口






 


 


大宅內唯二的鋼琴之一(另一架在Ballrom)


聽說裡面還有刻上Winnie Kerr Taylor的名字


不過因為房間圍起來我不能進去細看






 


 


 


The Ballroom


這部分是1870年代大宅增建的交誼廳


是屋內最大的房間


不過它的ballroom沒有Highwic的大


而這間本該是舉辦活動和舞會用的,但其實當年只是私人使用的sitting room


因為大型的舞會及活動


都在離大宅南方一棟大型木造房舍內(1800*600M)舉行


最多可容納300人!!


Alberton大宅在1877年的9月曾舉辦紐西蘭史上第一場騎馬交誼舞會


可見其社交地位的重要






 


房內擺設


 


大宅唯二的鋼琴之二



 


我其實在偷自拍XD








 


 


又見印度風



 


 


這裡也可以給人辦婚禮


下面桌上擺了幾本雜誌


也有時尚雜誌在這裡拍婚紗照


不知這裡辦婚禮的價位如何


好嗨啊!





 


 


 


還有辦茶會喔


2011年2~3月的活動


每個人22元紐幣起跳~還滿有意思的!



 


 


 


好大台收音機!




 


 


Ballroom的壁紙也很美


但我的小嫩相機拍出來實在飽和度不夠呀!







 


驚見大茶壺! 好CUTE啊!!!!




 


 


有多大??


給個比例尺看看!



 


原來這大茶壺是展示用的


一旁的小茶壺才是實品!


是英商James Sadler出品,世界100多個國家都可買到


不過2000年破產被收購了


 


 


 


ballroom旁有一個breakfast room


現已挪作辦公室用




 


 


The Kitchen


有兩個爐子,圖中這個比另一個年代久遠












 


 


 


圖中上下兩排小窗戶設計


聽說也是來自印度


為避免太多陽光直射入廚房




 





 


 


廚房外木門可通往戶外廁所





 


 


本樓層導覽結束


咱們上1F (台灣2F) 瞧瞧!!





 


樓梯間有一個木造的模型









 




 




 




 



 


The Master Bedroom


主臥房是也,家中小孩都是在這個房間出生的


一旁可連到老太太的私人房間







 


 


 


The Boudoir


泰勒老太太的私人房間


有時也充當照護孩子的起居間







 


 


 


 


The Dressing Room


化妝間,一旁接往浴室










 



 



浴室








 


 


 


 


The Nursery Room


育兒室的部分是1870年代增建的


小孩兒的起居間!



 


門上花俏的毛玻璃





 






 


再度偷偷自拍中







 


The Blue Bedroom


藍色房間~都是藍色系


聽說是某幾個曾孫輩的孩子


在一次假日來玩耍時


把家具都漆成藍色的










 


 


二樓陽台迴廊





 


 


 


 


The Study


泰勒老先生的書房跟私人辦公室





 


The Library or Schoolroom


這間書房及小孩學習的地方


本來可以接到陽台的


但20世紀時陽台被擴建成Sewing Room縫紉間






這裡可以找到當年孩子學法語,拉丁文,數學,地理和歷史的教材


還有一些藝文活動的節目單


以及教會的相關書籍


泰勒家1872年時曾捐地給St Luke Church


也是家族墓園的所在地


 







 


 


 


The Sewing Room


剛有提到這間縫紉室是利用陽台擴建而成


故和現在的Library or Schoolroom相連


                                                                                                                                                                                                                                                                                                                                                                                                                                                                                                                                                                                                                                                                                                                                                                                                  


 






 






 


 


The West Bedroom


本是男孩房,現在也挪用辦公室了





 



 



 



The Guset Bedroom


客房















 


 


The Attics


閣樓的樓梯很窄小


小姐一開始就有提醒我要小心





 


閣樓有3個房間


主要是佣人房


自從老主人過世留下不小債務後


這閣樓就只有一位14歲的女傭人使用


其他為儲物空間


 




 


女佣人每天都在4點半到5點間起床


要幫忙家務一直到晚上10點到11點間才能就寢


真是辛苦




 




 


 


 


 


久久沒新增的遊記終於復活了!!!


值得慶祝啊


到Mt Albert的車站旁有棵大樹在庭園的Cafe吃個飯


烤得焦焦的培根和半生不熟的蛋


還有核桃的吐司配上奶油超香的!!!


好開心的一餐啊!




 


 


遊記陸續復活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br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