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最近國片給我什麼感覺
這張照片就能說明一切



  
 
腦子裡習慣性運作很多事,尤其看完電影後。
 
以前有日記,會像心情塗鴉一樣全塞在紙張裡。不過最近生活繁忙,不論生活、居所或工作,不上不下,都處多事之秋;說嚴重點,猶如芒刺在背,如鯁在喉,卻都沒辦法立刻解決。能靜下心,為生活做紀錄的閒情,也漸漸省去殆盡。
 
不過看完《九降風》的心血來潮,頓時有壓過其他煩雜情緒的態勢,難得有感,真要趁機一股作氣,不然下回有這種動力想把看完的國片都整理一下,哇咧,還真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的說~
 
《九降風》﹝Winds of September﹞
戲院裡超青春,放眼望去都是小弟小妹,不過我和雁小條三個大姐姐進入戲院也是一樣青春的~九降風有一個年代的風貌,六年級後段班還有七年級初的我們,都有一點點感染力的,還有看到鋁箔袋裝,要用吸管插進去的冬瓜茶包耶~有沒有這麼懷念的物件~跟莊雁雁那天買的蘇格蘭紅茶有異曲同工之妙的說。
那年紀,朋友很重要,玩樂很重要,未來很重要,那,到底哪一個比較重要?一不小心,世界就會白變黑。年輕人的堅持,有時看來無謂,但也因為無謂,才像年輕人的堅持。
年輕只有一回,回頭看自己,心裡是喜悅,是感慨?看完九降風,還真忍不住會偷想一下~~
 
《最遙遠的距離》﹝the most distant course﹞ 
《最遙遠的距離》本是一段追逐愛的旅程,但到最後,三位主角們才發現這是一場遺忘舊愛的漫長儀式。
片中的灰色天空,是記憶中,熟悉的台灣的色調。
忠言總是逆耳,真話往往傷人很重,事實好似永遠比謊言殘酷綿長。又有幾人真能鼓起勇氣,看破虛謊,坦誠以對?
桂綸美與公司上司有段不為人知的婚外情。
他,一面跟他口中說「我愛妳」的那個對象情話綿綿,一面希望桂綸美能一直留在他身邊;她,一面對著酒瓶傾吐她內心的痛苦與不願,一面妥協待下,不斷希冀自己有一天會是他的唯一。
終於,桂綸美從一場看不清、抑或是早就看清,卻不願承認自己身分定位的三角關係裡走了出來。
她人走出來了,心呢?
她計劃一場追尋聲音、追尋美好幻象的新旅程。但到最後,存款1000都不到,天地間彷彿只剩她一人最最孤寂的時刻,她MP3所錄下的最後一段聲音,不是給這一路所追尋的幻象錄音師小湯,而是她內心深處最想擁有,卻又傷她最重,一輩子也得不到、填不滿的那個缺憾。
她還活在過去,她已死在現在。
最後一幕,桂綸美與錄音師小湯同立在海邊。相距不到 十公尺 的距離,未來,無解。
不寫下明確結局的ENDING,期待愈大,失望愈大,是此刻充滿太多夢幻泡泡的觀眾,內心不平的怨埋。
不過,It's not a fairy tale.
人生,不就是一段再如此平凡不過的戲碼嗎?
 
總是看過一些印象深刻的國片,才會注意導演是哪位。林靖傑接下來的作品,就會開始期待了,就像當年張作驥《黑暗之光》給我的感受,差不多等級囉。
 
《黑暗之光》﹝Darkness & light﹞
高中某一個很晚的晚上,在公視看到《黑暗之光》,關於劇情我已經忘了大半,卻還記得最後一幕,當周遭那些你以為已經逝去的人們,一個個又回到家裡的大圓桌前,一起吃飯談笑,就像以前一樣。
人事已非的一景,看得我居然眼淚直流,就算都忘了那部片在演什麼了,我還是記得那個感覺,也許是片子平凡到太貼近尋常人生,才會讓我忘了內容,但感覺不會淡的。
不過同事看了張作驥的新作《蝴蝶》,整個心情就是DOWN,不過不是難看的低落,是陰沉的低落,我看我還是等心情很好的時候再去看好了,免得承受不住。 
 
 -------------------------------------------- 接著碎碎唸.....----------------------------------------------------------------



國片這幾年有種新的風貌,卻也是一路走來辛苦,畢竟拍片經費龐大,國內補助金又不多,這又讓我想到去年當舉國上下都圍繞在李安、色‧戒、台灣之光等話題時,一則小小的新聞引起我的注意。
 
新聞局發給李安「色‧戒」2000萬獎勵金,以感謝李安對台灣電影的貢獻
 
我皺著眉看完這段短短不到十五秒的新聞,當下不明白這是為哪樁?
當李安名氣早已不愁拍片資金的如今,新聞局此舉,雖不至匪夷所思,卻也讓人難以理解。
2000萬這數字的吊詭在,國片一年補助金有多少錢?「最遙遠的距離」得到威尼斯影展影評人週最佳影片,回國的獎勵金是10萬;新聞局規定的96年票房前3國片獎勵金上限是1050萬。
是因為覺得只給李安這樣的國際大導10萬太失規格,1050萬的金額又好像不大夠,亦或想搭這股熱潮幫政府行銷台灣打打廣告,順便想證明新聞局也有幫上李安一分心力?2000萬,換來什麼?
當讚譽過滿,再好的表現也會被沾上汙點;錦上添花,更是這筆數字太誇張的獎勵金的註解。
過了兩天,李安把這2000萬捐出去,此舉不在意外,意外在,新聞局這筆2000萬的獎勵金,究竟是為哪樁?
台灣對電影產業的態度,國片真有起來的一天?難道真的只能像李安這般,得在異地打滾十幾年後,靠個人造化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br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